4月20日,在第14個“聯合國中文日”到來之際,2023年“國際中文日”啟動儀式在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舉行。同期,“中海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鑒雙語文庫”項目啟動,《職業中文能力標準》(以下簡稱《標準》)發布。記者從教育部語合中心了解到,《標準》包括職業范圍界定、術語和定義、等級能力描述、職業交際策略與文化意識四部分主要內容,以學習者為中心,規定了中文作為第二語言學習者在特定職業領域、工作任務下的中文應用能力及等級!標準》采用“‘入門’+‘初級、中級、高級、精通’”的等級結構。其中,入門級主要培養職場條件下不同專業交流對象需具備的最基本的中文交流能力。初級和中級主要培養學習者完成技能型工作任務的語言能力。高級和精通側重培養學習者處理管理及綜合性事務的語言能力!標準》的職業范圍目前側重于技能型和服務型領域。
《標準》的出臺解決了語言能力與職業技能同步培養問題,實現了通用層面的語言標準與職業技能標準的有效銜接!標準》為職業中文學習者確立了學習目標和方向,可幫助學習者準確定位自己的職業中文能力,確立有針對性和務實的學習目標。同時,《標準》為教師在職業中文的教學的各個環節提供了規范性參考,包括分析教學需求、制定教學目標、規劃教學內容、編寫和遴選教材、制定教學大綱、確立測試與評估體系等,使職業中文教學具有系統性和規劃性。
活動中,教育部副部長吳巖表示,面向未來,中國政府和人民將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國際中文教育,按照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的原則,堅持以學習者為中心、以需求為導向,完善中文辦學體系,加強基礎資源建設,培育國際中文在線教育新業態,推動國際中文教育本土化進程,大力發展“中文+職業技能”教育,深入實施系列品牌項目,進一步促進中外語言文化交流合作,推動世界多元文明互學互鑒。
印度尼西亞駐華大使周浩黎表示,中文已日益成為連接中國與世界,特別是與印尼友好關系的紐帶。隨著兩國交往的日益深入,中文在印尼越來越受到歡迎,許多印尼學校都開設了中文課程,相信通過中文這座橋梁,印尼和中國的關系將更加緊密,兩國人民也將更加友好。
教育部語合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國際中文日”已連續舉辦四年。全球140多個國家的駐外使領館、中文教學機構、中外學校,以及“漢語橋”俱樂部、中文學測中心、網絡中文課堂、中文工坊等將在“國際中文日”期間舉辦1500多場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精彩活動。